关于如何发展特色小镇的一些建议-国际云顶yd4008

 
   
  
上海乾鸿·        鸿乾
shanghai qianhong-hongqian
  
  
  
  
  
  
  
   
   
新闻动态
关于如何发展特色小镇的一些建议
来源: | 作者:prodfdf58 | 发布时间: 2016-09-30 | 1520 次浏览 | 分享到:
导 读: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特色小镇建设,强调将一产与二产、三产有机结合起来。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的全国159个特色小镇评估,侧重产业发展、小镇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个方面的指标,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定会在中国的城镇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前不久下发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到2020年,我国要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这是近年来我国在不断总结反思过去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后,依据客观实际提出的又一重大科学举措,为今后合理推进城镇化进程指明了方向。
 
早在20世纪初,上海市在做城镇建设试点时就开始注重人居环境建设,发展到21世纪,已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人居环境建设理念:在规划设计上,注重城镇风貌与当地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土地前期开发上,注重市政基础设施的“超前”投入,不仅弥补了一些老城镇缺自来水、缺煤气、道路狭小的历史欠债,给当前土地二级开发奠定良好基础,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为上海城镇的未来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尽管上海市在城镇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此前的城镇建设试点多半还是先从房地产开发开始,遇上宏观调控,再加上前期开发商没有对市场进行科学细分,产生的问题和后遗症比较多:一是总体开发成本偏高,造成房价居高不下;二是市场缺少细分,客户群定位不够明确;三是住宅品种、结构单一,使住宅房型、价位等难以适销对路;四是交通、产业等支撑不够,影响试点城镇的人流集聚。更重要的是一些试点城镇不考虑实际,盲目追求所谓的国际化风貌,有的不惜举债,造成至今还拖欠大量债务。
 
2004年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上述一些实际问题后,在给政府提出的对策建议中,很鲜明一条就是:要加强试点城镇产业集聚的政策研究。产业集聚是试点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这里的产业不仅有制造业,还有旅游休闲业、创意产业等,是能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人口集中的一切产业。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深入基层深入研究城镇各自主要产业的特色,大力培育特色产业,注意产业的生命周期与城镇人口集中与流散的相互关系。减少产业支撑与城镇建设的滞后效应。城镇建设速度跟规模要跟当地产业发展、人口集中程度相协调。
 
这次我们欣喜地看到上述通知注重了以产业导向为主的特色小镇建设,特别是强调将一产与二产、三产有机结合起来。今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的全国159个推荐小镇评估,侧重产业发展、小镇环境、传统文化、设施服务、体制机制5方面指标,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定会在中国的城镇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特色小镇建设的目的是以打造适宜人居住、创业、游览、休憩等的美丽环境,让人们能感受到与城市风貌不同的乡野风情。除上述提到的5个方面的评价标准外,从市民的综合感官角度来看,笔者认为特色小镇还要注重以下5个方面的要素:
 
看得见乡野。特色小镇的建筑风貌,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因地制宜改造,而绝对不能照搬大城市的模式,到处高楼林立,要有镇中村,要有田野,要有果园等。要有当地的地形地貌。
 
听得见乡音。特色小镇建设不是拆掉建设一个全新的,也不是把原住民全部赶走。特色小镇,特点之一就是有各自当地的乡音。即使自然或人文风景区,也要留有部分原住民。这样才能让小镇有特,有本土音韵。
 
闻得出乡味。特色小镇纵使城镇化,也要有浓浓的乡味。这不仅可以从当地的土特产食物链中感受到,更重要的是要保留住本镇的泥土气息。不能到处是钢筋水泥,要充分利用当地木、石、竹等建筑材质,低碳、绿色、生态建设。
 
摸得到乡趣。特色小镇要有体验性的生活、游览观光。现在的大城市每逢双休日、节假日、暑假等,家庭大人携带小孩前往郊区度假、休闲的日益增多,已经成为普遍的生活方式之一。这就需要特色小镇要有留得住游客在这里摸得到的乡趣。要发展或留有充足的如采摘、收购、捕捞、骑射、攀登等空间,使市民有回归自然的感觉。
 
记得住乡愁。特色小镇建设一般适宜在具有一定历史底蕴的乡镇开展。要在特色小镇建设中,注重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要注重对那些优秀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可以开辟或保留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艺人工作室,包括书院、书场、戏台等,让镇民和游客能在袅袅炊烟中也记得住乡愁。
 
这次特色小镇的建设核心是培育和扶持当地的特色产业,从当地的产业基础、区位优势及周边经济的发展等,找到自己的产业功能定位。最近,笔者参与调研了上海虹桥镇、崇明东平小镇、安徽亳州、浙江象山及绍兴柯桥漓渚小镇的情况,看到了一些年轻人投身于小镇农业开发的热情,感受最深的是:一方水土培育一方人才,同样一方风土也培育一方产业。特色产业靠无中生有创建出来的,往往是比较少见的,而更多的是善于挖掘那些显性或潜在的本土产业基础,并将其培育壮大,或者在已有规模的产业基础上进行调整。由于前一轮城镇化建设,往往引入了一些能耗高、污染大的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许多特色小镇的建设,往往首先面临的是基础产业的转型和创新。这就需要在转型创新中提炼和重塑当地的特色产业。如果,产业功能定位不明确,往往会延缓当地的城镇化步伐。
 
之所以要大力培育和扶持特色产业,关键是防止城镇的空心化。一旦缺乏产业的有力支撑,不仅人口导入会减少,也会带来基础设施的一定空耗,交通便利、商业配套、教育文体投入就会难以开展。评估当地的特色产业是否会具有社会和经济效应、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是看能否形成产业链,能否有利和发展当地的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推动特色小镇的建设,引入具有国际理念、前瞻性和科学性紧密结合的咨询专家团队,是非常必要的。“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当久处一个环境时,往往会对当地的特色及陋习产生迟钝感,而借用外脑就会具有对问题判断的敏锐度。在咨询团队引入的同时,配以建筑风貌的规划设计专家队伍,就能第一时间充分领悟产业功能与特色小镇建设的思路和理念,规划设计更能吻合形势发展,同时也能更好地接地气。
 
(作者系民进上海市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市城乡建设与交通发展研究院原高级经济师)
inews information
  

赞美生命 共筑城市

2002-2016

网站地图